五峰山,是革命烈士何功伟、刘惠馨战斗过的地方。如今,红色村庄焕发活力,砥砺前行。
近年来,恩施市舞阳坝街道五峰山社区围绕夯实基础设施、民居改造、环境综合治理、绿化亮化及庭院建设四大工程,完善民宿、农事体验、休闲观光、康养度假、文化教育五大区域功能,通过“红色文化+多元产业”的主题和模式,全面提升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春可赏花、夏可乘凉、秋可采摘、冬可赏雪的愿景正在实现。
五峰山社区有鄂西特委旧址、湖北女子大学、官坡老街等多处红色文化资源。
走进恩施党员政治生活馆,一张张厚重深沉的历史照片诉说着不能忘却的“烽火记忆”。在鄂西特委旧址,黄色的土坯墙、锈迹斑斑的煤油灯、泛黄的笔记本带着人们穿越时空,感受革命战争年代人的筚路蓝缕。
“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努力学习,传承先辈的优良传统,长大后报效祖国。”一名参观完鄂西特委旧址的小学生表达心声。
为赓续红色血脉、传承红色精神,进一步深化精准脱贫成效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五峰山社区被推荐为全国第二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。
舞阳坝街道拟打造以鄂西特委旧址为核心,集红色文化传承、党员教育培训、党史学习宣传、红色乡村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美丽村庄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。同时,为开发红色资源,保护性修缮了鄂西特委旧址,完善室内陈设,增加公园红色元素,修建党员政治生活体验馆,全面提升鄂西特委旧址的参观体验。
目前,鄂西特委旧址保护性修缮工作全部完成,恩施党员政治生活馆建成并对外开放,年可接待4万人次,红色游步道一期工程建成2.1公里。
在州、市组织部门指导支持下,恩施党员政治生活馆于2022年5月建成,2023年12月完成提档升级。恩施党员政治生活馆配套建设有忆苦思甜餐厅、爱国主义研学基地、红色游步道等基础设施。
2022年5月开馆以来,累计接待参学党员干部10万人次,成为恩施州辐射范围最广、接待规模最大、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红色教育示范基地。
“我们要保护好文物遗迹,更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,为过上更好的生活,撸起袖子加油干,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welcome美嘉体育,。”在共同缔造群众会上,五峰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方尔富鼓舞大家。
五峰山社区围绕“红色文化+多元产业”发展红色经济,探索新型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将鄂西特委旧址、湖北女子大学、官坡老街等重要文旅场所连点成线,整合酒店、民宿、花卉园、采摘园等各类旅游资源,拓展忆苦思甜餐食、教育培训服务、停车场经营、旅游接待、红色文创等创收途径welcome美嘉体育,。
同时,五峰山社区做强集体公司,以打开思路、拓宽销路。借助五峰花果山、鄂西特委旧址、连珠塔、玉龙寺等文化资源,带动百姓发展民宿、餐饮、城郊采摘等,探索“集体经济+文旅”“集体经济+特色产业”模式。
2022年7月,山隐拾舍民宿正式营业,这是五峰山社区第一家拿到特种行业许可证的特色民宿。
“我家房子,四周景色秀美,还自带小院,为什么不能发展成特色民宿呢?”山隐拾舍民宿老板周杉回忆说。
当时,五峰山社区正在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,鼓励居民发展庭院经济,这与周杉的想法不谋而合。于是,她开始找人设计、改建、装修自家住房,社区得知后十分支持。仅6个月时间,山隐拾舍民宿竣工,开业后生意火爆。
为支持民宿发展,五峰山社区成立民宿接待中心,带领村民组团外出考察,学习民宿装修和运营经验。同时,对房屋外立面装修、亮化改造等给予补贴,并安排相关专业人士对拟新开民宿的居民进行指导。
“通过推动五峰山红色美丽村庄游客接待中心、360度观景平台等一批项目落地,既增加集体收入,也可以带动居民参与配套产业发展。”方尔富表示。
此外,五峰山社区还成立了民宿餐饮协会,引进专业运营公司,通过村企合作方式,让五峰山的民宿、餐饮搞出特色、做成品牌,让人们想到“吃农家饭,就上五峰山”“住好民宿,就上五峰山”,将五峰山打造成恩施人家门口休闲娱乐、洗肺养心的地方。
五峰山社区依托红色文化,抓机遇、聚民心,通过党员干部带头,凝聚力量共同缔造,推动试点鄂西特委旧址小区实现大变样。
“以前不通公路,修房时材料只能用马驮。现在环境大变样,我的房子刚修起就有人租,每年有10多万元租金收入。”鄂西特委旧址小区居民谢航是社区“五共”理事会成员,在群众会上,他以自己为例子说道。
谢航不仅在自己房屋外墙安装灯带,还和社区干部、工作队队员一起入户做工作。经过宣传引导后,居民纷纷表示愿意搞好亮化工程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,五峰山鄂西特委片区的夜晚流光溢彩。
2022年共同缔造实施后,五峰山社区筹集项目资金、集体资金等共计450万元,为试点建设提供资金保障。
此外,五峰山社区推行居民“积分制”管理工作,成立社区治理基金,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保驾护航。利用社区大党委、社区工作队联席包保机制,为社区编制整体村庄规划,引入鄂西特委旧址道路改造、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。
舞阳坝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,联合州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、市城管执法局等包保责任单位,积极实施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,办事处、包保单位、社区干部与鄂西特委旧址小区90户群众包保结对,成为共同缔造宣传员、环境卫生监督员、庭院改造指导员,每周开展一次入户走访。如今,干群关系紧密了,共同缔造的劲头更足了。